第913章 兵至济南
自从刘家造反以后,京城一直就处于刘家兵锋的威胁之下。 华夏帝国切断了运河,令京师物价飞涨,也都令京师每一个百姓都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战争的威胁。 自从刘家起兵以后,京城就一直处于一种非常压抑和恐惧的状态。 以往的造反,不是偏远的地区,就是山高皇帝远的地区,现在倒好,居然是大明的心腹之地,叛军只要攻下了保定或者是天津,就可以直扑京城了。 而且他们可是令每个人的生活,都遭难了,南方的粮食和物资运送不过来,京城的粮油供应都不足,令每个人都知道十分的要命。 当春天雨起,朝廷发动了雷霆万钧的攻势,百万雄师,犹如雷霆万钧一般攻入了山东,打得刘贼节节败退,前锋直逼济南,平定刘贼,就是指日可待之事,这令京师的老百姓,高兴的不得了。 特别是许建强等人,想尽了一切办法,从外地运来了一批粮食,这一批粮食的到来,令京师粮食的压力有所减缓,令普通百姓也能够买到一些便宜的粮食,有了日子过下去的希望。 很多老百姓都在乐观的想,最多半年,就可以恢复运河,平定了刘贼以后,就可以过上以前那种太平的日子。 老百姓这么想,官员们也都是这么想,因为现在朝廷占了上风,形势一片大好,打得刘贼节节败退。 就连官员们在畅谈国家大事的时候,也都是信心十足,底气十足,刘贼一时猖獗,终究是无以为继,最终还是要被大朝廷大军所灭亡。 眼前的困难,是眼前的,终究会成为过去。 但是好景不长,突然间一条惊人的消息,瞬间传遍了京城九门。 短短的半日之内,就有如十级大风一样横扫京城。 这便是叛贼刘布,率领十万大军从天津卫登陆,已经攻下了天津卫,前锋直逼京城。 朝廷有其消息的传道方式,一般都是地方官员上报给上级,如果不紧急的就走驿站系统,上传到通政司,如果是紧急的,就直接快出快马加鞭。 但是这一次事出突然,地方官府都来不及反应,是高起潜等人的乱军,都已经冲进了京城,他们沿途大呼小叫,惊惶之极,就担心京师不知道敌人来了,来不及防守,所以他们大呼小叫示警。 用他们的话来说,他们并不是贪生怕死,或者是惊慌失措,主要是为了提醒京中各大部门,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知道,敌人来了,做出有效的预防。 但是当他们大惊小叫的时候,却没有考虑到影响,城中的百姓、居民知道了,顿时吓得亡魂大冒,鸡飞狗跳,本来还是太平盛世,就像是一盘热水倒进了蚂蚁窝里面,马上就炸窝了,知道消息的居民和百姓,吓得惊慌失措,有的逃回家,有的往城外,逃乱成了一团。 北京城作为大明帝国的首都,天下第一大城,城中的军队和负责治安的人都非常的多,在这里这一片地方那是井井有条,同时这里也都是帝国首都,天子脚下,治安一向都是好,特别是东厂强力的搜杀奸细和地头蛇恶霸以后,地方治安就更加的好。 谁知道这些人这么一闹,就把全城的百姓都吓坏了。 当通政司还没知道,几位阁老和尚书们还没有知道,倒是全城的百姓知道刘布率领十万华夏军,攻下了天津卫,正在准备攻打京城,城中是彻底的乱套了、炸窝了。 以至于周延儒等人,还在内阁里面愉快的商议,该如何调遣更多的人力物力,前往济南,支援前线,歼灭华夏贼的时候,他们的侍从急急忙忙、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,大声的说道:“大事不好了!大事不好了!华夏贼打过来了。” 这样的消息,可是让周延儒等人都惊呆了,华夏贼打算打过来了,他们怎么一点消息都不知道。 这里毕竟是皇城,是京城中最为重要的地方,这里的大多数都是官员,养气功夫还是不错。 周延儒就喝住了乱成一团的官员们,大声的斥问:“从哪里听来的消息!华夏贼打过来了?” 侍从这才结结巴巴的,把他听到来的消息说了出来。 这位侍从,他因为临时有事,准备请假回家,才刚刚离开金水桥,就听说了这么骇人听闻的消息,马上就一路小跑,回到了内阁,报告给了几位阁老,一是为了讨好,二是为了让他们逃跑。 听到了对方这般一说,周延儒就气不打一处来,他说道:“肯定就是华夏贼派来的奸细在城中进行闹事,就是要蛊惑人心,制造混乱,真不知道东厂的人是干什么吃的,他们不是说把华夏贼的奸细都揪出来了吗?怎么还能闹出这么大的乱子?” 这不是周延儒狂妄自大,而是因为最近,实在是各种流言太多了,百姓可以不辨真假,但是官员却不能不辩,他们采信的消息,必须是由官府渠道传送出来的。 至少得是地方官府的折子,或者是卫所的军报,现在居然是由市井传递过来的,岂不是可笑?国家的体制何在? 这是周延儒的第一反应,也是这些官员们的反应,他们回过神来,才想到了这一节,纷纷赞美,还是阁老英明! 但是他们听到了全城的吵闹声,也知道外面是乱成了一团,显得非常烦躁,周延儒说道:“速速命令,五城兵马司,派出所有的兵马,抓拿流言分子,安抚百姓!” 正当周延儒刚颁发下来这一条命令,准备让人执行时。 意谁知道通政司的官员,就急急忙忙的跑了过来,他们脸色苍白,大惊失色的说道:“天津卫军报。” 高起潜等人虽然是狼狈而逃,也都无力抵抗,但是水师大寨在失陷前,还是把求救军报发了出来,它通过朝廷的正式渠道,正式传了上来。 周延儒看到了这一份军报,那可是当场就吓呆了。 崇祯皇帝刚与大臣们开完会,正准备把这些折子批完就还宫用膳,最近形势一片大好,皇帝也都没有以前那么的紧张。 就连皇帝他都坚信,撑过了这一阵子,形势就会有所好转,这时候许建强连滚带爬的跑了进来,大声的说道:“皇上!大事不好了。” 崇祯皇帝有些惊讶,他所认识的许建强,是一个十分冷静的人,无论什么时候,都显得胸有成竹,从容自若,但是今天可是连说话都发抖了,这也让他都吓着了,心中打了一个突,他说道:“有何要事,爱卿不妨慢慢说来。” 许建强用发抖的声音说:“刘布率领十万大军从天津卫登陆,现在已经攻下了天津卫,他们兵分数路,正准备围攻京城。” 崇祯皇帝正在拿朱笔批阅奏章,听到了这么骇人听闻的消息,手中的笔一抖,跌在奏折之上了。 洪承畴和杨嗣昌的大军,集结在齐河县之南,济水之北与华夏军大军队对峙。 按照原定计划,他们是直扑济南城的,但是当他们集合以后,才发现华夏军大将刘忠勇率领着三万精锐的步骑,在济水之南,等待着他们。 如果他们渡河的话,很容易就受到对方的攻击,如果不渡河,就没法对济南城进行合围,策应朱燮元的大军。 其实朱燮元的大军,已经攻陷了泰安,前锋直扒济南城,而他们却是被隔在的济水之北。 洪承畴就对杨嗣昌说道:“这是华夏贼的奸计,他们是希望阻止咱们渡河,让我们无法形成合围。” 杨嗣昌也认可了这种想法,他们几路大军合围,可是达四十万之众,对济南城团团围困,济南城可是华夏军的老巢,刘远桥都在里面,包围了这个城市,攻破了它,生擒刘远桥,平贼大事可成。 杨嗣昌说道:“到了这一步,不是我们贪生怕死的时候了,大家都拿出真功夫,准备渡河吧!” 强渡对方重兵把守的济水,而且对方还有轻型的运河船艇,这些船艇可是能快速的运行,上面部署有红衣大炮,这些移动的大炮,可是令他们非常的头痛。 洪承畴和杨嗣昌都明白一点,强攻济水,一定会死伤惨重,但是到了这一步,也不是他们犹豫和退让的时候了。 他们也都明白了,皇帝许下了这么好的价钱,他们就必须全力以赴的进攻。 一旦拿不下来,或者是他们大军崩溃了,他们不要说封侯拜爵,就是想全身而退都很难。 洪承畴咬着牙说道:“命令士兵!发双倍的粮响,明天五更造饭,天亮渡河。” 洪承畴领军,一向都是省吃俭用的,像这样发双倍的粮饷,非常的少有,这也是表明,这日子是不过了。 洪承畴是一路大军的主帅,杨嗣昌则是东路军的主帅,双方平起平坐,两军合并以后,人数多达三十万之众,也没有分谁是主帅,谁是次帅之说,很多事情,都是大家商量着来。 现在他们两个也都认为一点,那就是他们都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,一荣俱荣一损俱损,也不存在着什么争权夺利之说,只要认为是好的,大家就商量着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