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00页
书迷正在阅读:苍凉夜、娇妻有喜,祁少轻轻宠、穿成顶流哥哥家的小奶包、奋斗在千禧年代、过路客栈、绿茶校草他偷偷动了心、重生后我成了反贼的马仔、婚路遥遥:安先生,请借过、美人无罪,怀璧其罪、异世怎么生存多喝糖水
隔壁奶奶听说可以拍遗照,马上扭头往外走,“我回去换一件衣服就过来,你别走啊。” 元锦大声回她,“不走。” 趁着隔壁奶奶回家换衣服,她给爷爷奶奶又拍了几张合影,打开打印机把先前拍的照片打印出来。 爷爷奶奶像孩子一样围在边上看着,看到他们的合影打印出来,爱不释手地拿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。 “爷爷奶奶很上相,怎么拍都好看。”元锦笑着夸他们,转头打印遗照。 背景的颜色很深,她原本想直接打印彩色的,想到奶奶是不想儿孙麻烦才提前拍,又改成黑白打印。 爷爷奶奶看到自己的遗照,沉默片刻后,拿来一个信封仔细装起来,找来笔颤颤巍巍写上遗照两个字。 元锦别过脸看向远处,尽量不泄露自己的情绪。 她从小就没感受过任何来自长辈的关爱,没有感受过这种无言的,却又浓厚的亲情。 说实话,她很羡慕。 “我们家两个孩子都去当兵不回来,他们每次回来都要过好几年,我们老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走了。”奶奶仔细收起遗照,跟元锦解释道,“如果我们真走了,他们赶回来就不用太麻烦,什么都是现成的。” 元锦闷闷点头。 所有照片打印完成,隔壁奶奶也换了衣服过来,还给元锦带了自己家种的水果。 元锦给她拍了一张遗照,又拍了几张在奶奶家院子里的生活照。 很快,隔壁奶奶也拿到了自己的遗照和生活照,笑呵呵地跟爷爷奶奶说拍的好,把自己拍年轻了。 元锦收拾好相机和打印机,想想又停下来,打断奶奶的话,说,“奶奶,要不你问问村里还有没有其他人要拍,我可以帮他们拍。” “我帮你问问。”奶奶笑着掏出口袋里的老人手机,挨个打电话。 元锦把相机放下,回车上检查打印照片要用的相纸和墨水够不够。 她带着这些东西,原本是想遇到好看的风景就打印出来,准备出一套明信片。没想到会遇到这样的事。 过了大概半个小时,奶奶家的院子里来了十几个爷爷奶奶。 他们都上了年纪,进门就问是不是真的能拍遗照,不用花钱,拍完就能拿走。 得到肯定的答复,他们开始低头整理自己的衣服,互相帮着看头发有没有乱,帮着整理衣服的皱褶。 元锦重新挂上背景布,一个一个帮他们拍。 忙到天黑,她也不记得自己拍了多少人,打印了多少照片。爷爷奶奶们送给她当报酬的鸡蛋、水果、饼干,放满了一筐。 “晚上先住一晚再走,女孩子一个人上路开着车也不方便。”奶奶往厨房的方向指,“你爷爷把晚饭都做上了,马上就能吃。” 今天一天她都在忙,不止在家里拍,还跟着去了各家拍,来来回回走了好几遍村子,估计累坏了。 “好,我今晚住下不走了。”元锦收起相机,和奶奶一起坐在廊檐下等爷爷做饭。 村子里的年轻人都在外打拼,大部分都在江城买了房子安家,逢年过节才会回来一趟。 也有像奶奶家这样,孩子都去当兵的。 这些老人年轻时没多少机会拍照,上了年纪儿孙个个都有智能手机,却没人想起来给他们拍照。 拿到照片时的灿烂笑脸,特别感染人。 吃过晚饭,元锦把白天拍的照片整理出来,设了一个新的文件夹——笑脸。 等她回江城就开一个新的主题:爱。 因为爱着孩子,他们一次一次承受着离别和思念之苦,默默等待团聚的日子。 他们伟大又沉默。 …… 在村子里住了两天,元锦继续上路。 送去参加摄影大赛的照片,她还没确定要送哪一张。 开着车在路上跑了一个小时左右,她看到天空中掠过去几只没见过的鸟,想起附近有个水库,马上调转方向盘开进水库边上的村子。 她开始摄影以来,还没拍过动物。 水库边上的村子距离县城有点远,村子里的房子都很新,不少房子修的跟江城的别墅一样漂亮。 也有一些低矮的泥房年久失修无人居住房。 一边是好看的现代别墅,一边是破败的泥房,元锦来了兴致,找地方停车下去,打开相机镜头边拍边往村子里走。 经过村委会前立着的石碑,她停下脚步仔细看石碑上的文字。 这一块扶贫功勋碑。 她看着一年又一年的人均收入数字,看着这些数字后面记录的扶贫工作,心底满是钦佩。 难怪同一个村子,新别墅和旧泥房会如此界限分明。 他们是在用自己的方式,感谢那些扶贫干部。 元锦后退两步把石碑拍下来,回头去拿无人机拍村子的全景。 无人机升空,很快引来村干部询问她是什么人,来这里做什么。 这个水库是县城的饮用水源之一,村民的警惕性非常高,尤其是突然出现外地陌生人。 “我是摄影师,看到你们村的别墅很漂亮忍不住进来拍照。”元锦收回无人机,礼貌道歉,“对不起,如果不能排的话我马上删除。” “能拍,能拍。”村干部听说她是摄影师,脸上顿时绽开大大的笑容,“我们村委有历史照片,你要不要看对比。” 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