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历史小说 - 我的明末生涯在线阅读 - 第229页

第229页

    不过王铁中并不清楚卫征心里的长远计划。

    听到卫征命令后,直接带着满脸期待回答。

    大人,据我所知,大同府境内拥有不少铁矿和煤矿。既然如此,我们为什么不自己组织人手,用大人交给我们的办法炼铁,或者是直接炼精铁。这样的话,我们就有源源不断的精铁可以用来打造火器。

    另外,大同府境内的数万流民中,不可能没有工匠。我们完全可以效仿当初在遵化时候的办法。将这些工匠召集起来,会炼铁的就去炼铁。会打造兵器的就加入匠作营。这样的话,我们的火器生产就可以达到自给自足,不需要再求着别人买铁hellip;hellip;

    卫征的眼睛一亮,若有所思的自言自语道:这样一来,我们虎豹军就有了一套完全属于自己的军工生产生产线,再也不需要在兵器方面依仗外人。

    完善的军工生产线hellip;hellip;听到卫征回答后,王铁中自言自语的说道。

    随后,对着卫征继续提议道:大人,您的话给了卑职一个提醒。如果真有可能,我们除了要自己炼铁外,还要自己生产火药hellip;hellip;

    这样一来,即使有一天我们再被敌人封锁,武器方面,我们也可以达到自给自足hellip;hellip;

    这个时候,卫征已经心动了。

    但是,正如王铁中自己所说,这个计划实在是太大。不过,这个计划一旦实施后,可能给自己带来的各种好处,非常诱人的诱惑着自己,让自己不得不同意这个计划。

    很快,一丝坚定表情就浮现到卫征脸上,大声肯定道:这个计划非常可行。

    不过,要想马上实施,困难还很大。不过,你可以开始考虑这件事,争取在三个月内,拿出一个完善的计划出来。等我们打退陕西叛军,真正掌握大同府以后,就开始实施这个计划。

    是,大人hellip;hellip;王铁中的一双眼睛迅速向外射出两道炙热目光,对着卫征激动的保证道。

    卫征点了点头继续说到:好了,这件事就先这么定了,你们先拿方案。我们现在言归正传,王千总,你继续给我介绍匠作营整合后的情况。

    对于卫征来说,匠作营最让自己感兴趣的,除了新式遂发火枪,就剩下让卫征期望已久的火炮,还有就是很少在大明朝出现的火炮开花弹hellip;hellip;

    王铁中没有让卫征失望,一脸骄傲的回答。

    大人,经过卑职和副千总商议,我们打造火枪枪管的办法,只要旋转速度足够大,完全可以用到打造火炮炮管上。

    另外,我们打造火炮和火枪的材料都是精铁,也就是大人您所说的钢。打造出来的火炮炮管,不仅重量轻,而且更加坚固。

    虽然还没有进行实验,但是,卑职可以肯定的说,和同口径的朝廷火炮相比,我们的射程只会远,不会近hellip;hellip;

    至于大人交待的开花弹,因为没有样品,而且大家都没有看过,还处在研究之中。不过,大家已经从手榴弹上找到一些思路,只要不出意外,一个月以内就会有结果出来。

    卫征一脸满意的赞扬道:干的不错hellip;hellip;快跟你说说,你们匠作营有多少人生产火炮,每个月可以出产多少门?

    一共有一百八十五个师傅打造过火炮。用上我们的新办法后,每个月可以产出二十门不同口径火炮。

    虽然对这个数字非常失望,但是,卫征仍然一脸笑容的鼓励道:还是我刚刚说的,产能必须想办法进一步提高,最好能达到每个月五十门的产量。

    另外,随着新式遂发火枪的威力越来越大,虎尊炮已经慢慢失去作用。所以,匠作营要全力生产佛郎机火炮。至于具体生产比例,就按照营配置轻型佛郎机炮队,团配置中型佛郎机炮兵营,总兵府直属重型佛郎机炮兵团来进行计算,有没有问题。

    虽然很困难,但是,王铁中仍然狠了狠心,大声保证道:请大人放心,卑职一定不辜负大人厚望,完成大人建立我们自己军工系统的愿望。

    第一百七十三章选兵

    五天时间,大同府超过九成的流民,已经全部聚集到大同城外。

    面对不断逼近大同府的陕西判军,选兵已经成了卫征必须马上开始的事情。

    不然,这么多没吃没穿的流民聚集到大同城外,一旦遇到战争,就会演变成一场前所未有的内乱。

    几天前还因为饥饿而一脸苍白的王秀才,进入总兵府后,虽然每天都很忙碌。但是,总兵府的忙碌和优厚待遇,不仅让他脸上有了红润,整个人也变得精炼很多。

    今天,他就要摆脱张主事,独自一人在几个虎豹军将士配合下,单独对一千流民青壮进行考核,从他们中间选出五百新兵。

    看着眼前一脸紧张的流民,王秀才带着笑容喊道:乡亲们,在选兵开始之前,我先告诉大家两个好消息。

    第一,你们中间的读过书人不用参加考核,直接进入总兵府。

    第二,有手艺的人,也就是当过铁匠,木匠hellip;hellip;的工匠,不用进行考核,直接加入大同府驻军,吃粮拿饷,养家糊口。